過動症使用的藥物是否產生副作用?(過動兒/過動症/利他林/專思達/注意力)
文章轉分享:過動兒篩檢 是以藥馴服兒童的運動嗎? 作者:袁小桐 文化工作者
四月時,驚聞新北市對國小二年級的學生,全面做過動兒評估量表,令身為二個孩子母親的我捏一把冷汗。
如今,新的學期開始,新北市衛生局又針對小二導師們進行過動是病態的宣導講座,使我忍不住寫下這篇文章。
目前用來「治療」過動症的藥物,都屬於「類安非他命」的中樞神經興奮劑,其在腦部的作用與古柯鹼頪似,每日三餐服用下來,對孩子的影響將遠超過古柯鹼。至於用興奮劑來「治療」過動症,其實只是利用其類似安非他命的副作用來使孩童暫時「精神集中」與「安靜呆滯」而已。
多年前,我家人曾吃過精神科藥物,當時騎車都無法專心,身體僵硬,沒精神又沒體力。上網查資料後,方知那些都是副作用。最後家人終止服用藥物,改採大量戶外運動,身心問題都解決了。這對我及家人而言,都是一個活生生,血淋淋的教訓。也因此,當我知道新北市的小二學童要做過動篩檢,難免不寒而慄,因為此政策走下去,無可避免將會有大量的孩童,被開給類安非他命藥物。
身為憂心的小市民,我曾投書至新北市市長信箱溝通此事,但得到新北市衛生局的答案是:「由家長自行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尋求醫療協助與評估。孩童就醫時,仍需經醫師進行縝密的檢查及診斷性會談,並收集父母、老師及小孩,本身的生活相關資料,甚至需由心理師執行心理評估...等等,才能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。」
這樣的標準答案很好,但在真實門診很難發生。我曾帶孩子去兒童心智科名教授的門診,醫生根本沒有時間做評估與協助,面談五分鐘就決定開藥。醫生一上午看四、五十個兒童,怎麼做得到多方的溝通與評估呢?我詢問了身邊朋友帶孩子就診的經驗,也都是開藥、開藥。是我和朋友「恰好」運氣差,沒碰到照標準流程作業的醫生嗎?或者這是個普遍的現象。
有人宣稱,服用過動症藥物後,孩童功課會進步並且腦筋較靈活,這其實都只是興奮劑的作用。服用安非他命的人初期也都會有同樣的感受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就在2008年七月一日發布公告,警示全世界,過動症藥物會引發「精神病副作用」:幻覺、出現自殺想法、精神異常舉止、以及攻擊性暴力行為。該局在2009年八月又提出另一份警告,指出過動症藥物會造成心血管疾病,包括:高血壓、暈厥、胸痛、心律不整、心肌肥厚、動脈瓣膜異常等等,嚴重的話甚至導致暴斃。
知名的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,在他的著作「請問洪蘭老師」一篇文章中,討論到國內過動兒誤診的比例其實很高。書中並指出,過動兒的藥物利他能,會減低孩子食慾、影響睡眠,更有甚者,藥物會使孩子的大腦發育比同儕遲緩三年以上。
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研究的結果,小孩好動通常是下列原因所引起:看太多電視、電腦;食物過敏;吃了過多的糖;疲乏的家庭生活與家庭偏差;貧乏的學校環境,缺乏活動時間與場地。要改善孩子好動,家長及老師們應該首先要回頭檢查以上事項。
然而新北市教育局發給孩子帶回家的量表,都沒有檢視這些項目,只由家長照量表的問題來填寫。量表給過動的定義就是:「症狀包括注意力不足、過動與衝動、反抗對立三部份。」請您試想哪個七歲或八歲的孩子不是如此呢?要求孩子像大人,好好控制自己,不讓大人煩惱或生氣,這究竟是在幫孩子還是幫大人?
一個太乖、太安靜的孩子,我們反而該擔心吧?回想我們自己小時候,不也是動來動去?每班也總會有幾個愛講話,愛搗蛋,不想聽課,也不容易安靜下來的同學。當時沒有人說這是病,需要看醫生。根據我的觀察,這些同學長大後成就不一,但是都過著正常人的生活,唯一的共同點是很有活力。
而現在有類似行徑的小孩,除了標籤成老師或家長心目中的頭痛人物外,管不了、不知如何管理或找不到問題癥結的結果,竟然是交給醫生去吃藥。我們遇到食安地溝油問題,如此雞飛狗跳,現在,比吃地溝油嚴重數十倍的藥物副作用已清清楚楚列在說明單上,卻被推廣,而且沒人阻止醫生的浮濫診斷,這究竟是怎麼回事?
我們正對一個毫無主見的小小孩採取非人道的行為:吃藥,然後變乖,然後讓小小的身體承擔可怕的副作用,形成更多無法衡量的家庭與社會成本支出。在新北市給小二學童做過動篩檢的同時,有誰記得教育本身的功能才是關鍵?
身為孩子最後的把關人,我真心奉勸父母應找出孩子無法專心安定下來的真正原因,幫助他、陪伴他、讓他充分運動和睡眠,並調節好飲食。父母親也要能抽絲剝繭找出孩子過敏源,或找到孩子學習困難的地方。這些處理孩子的技能都需要用心學習,再實踐出來。雖然這比餵一顆藥丸下肚要複雜多了,但我相信任何一位天下父母都不會介意,只要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。
潤泰集團的尹衍樑先生,幼時頑皮,常與大人唱反調、性情衝動。如果他的童年在我們這個時代,他會被怎麼處置呢?社會的大人們正在進行一場「淘汰不乖小孩」的馴服運動嗎?拜託新北市現在就收手吧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