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位教師,身處教育環境已十四年,我的生活就是在處理孩子的學習障礙,以及他們學習時的不專心。針對去年「新北市小學二年級過動兒篩檢計畫」議題,本人想依自身專業,提供以下觀點:
8405303437_1606e6dec0.jpg 
(一)所謂注意力不集中,上課不專心聽講,很容易分心......等等,是因為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。哪種困難呢?
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,如果遇到不能瞭解的字或一知半解的字,沒有先弄懂它,而繼續讀下去,會出現心不在焉的感覺,也會因為有困惑,而無法再學下去。
試問,若一位成年人,去學習英文課程,會不會因為許多英文單字背不起來,文法無法適當運用,而產生不想繼續學習的感覺?此刻若有人規定他「一定」要完成進度,並展現成果,他的心情與反應是什麼呢?
兒童跟大人一樣,礙於他們身體小,無法抵抗大人,只能默默忍受,所以到最後,對學習便沒有興趣!在沒興趣的狀況下,分心、走動,只是正常的舉動與反映了。兒童的正常反應被視為疾病,那是誰生了病?兒童嗎?大人可以花些時間,每日陪孩子找出課堂中不了解的字,解決孩子的困惑,同時培養孩子自學的能力。勤查字典便是一個非常經濟又實用的自我學習方法。
6998540716_9da78f7e23.jpg 

(二)大部分的人對所謂過動兒的評論是「無法控制」、「精力旺盛」、「調皮搗蛋」......等等。這方面的癥狀可以先從飲食計畫開始,因為兒童若攝取過量的精製食品或過多糖分,會造成血糖過高,產生精力旺盛的現象。兒童需要的是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。
受到華人飲食文化影響,對兒童極為重要的早餐,常常是澱粉與糖分,,頂多加一顆雞蛋了事,很難得看見更多蛋白質的蹤影。試想一顆蛋怎麼足夠一個早上的能量供給呢?學習需要的是能量,而非短暫的興奮活力。
大部分的家長會重視孩子的營養,但因早上行程匆忙,常常給孩子吃饅頭蛋,飯糰,三明治,茶葉蛋...等等,這樣的組合所提供的優質蛋白質少之又少。等到身體抗議,產生訊息時,所呈現的反應便是:坐不住、衝動、搗蛋!然而,由於飲食而產生的身體現象,怎麼可以用藥物處理呢?藥丸可不是優質食物!

我本人也是一位母親,我在此想提出一個心中疑問:孩子在肚子裡時,準媽媽常常對感受到的胎動興奮不已,開心地確定孩子有活力,是健康的!那為什麼孩子出生之後,卻希望他不要動,乖乖坐好呢?都是孩子的問題嗎?再者,大人有沒有想過,孩子的好動是否因缺乏戶外活動?整天坐著看書,下課到安親班,回到家又複習功課,原本該用來爬樹、攀岩、溯溪的身體,只能從一個小房間裡的椅子,移到另一個小房間的椅子,精力要如何發洩?健康有活力的孩子,是需要走走動動、甚至跑跑跳跳的,時數少少的體育課滿足不了他們!
倘若課後孩子能打二個小時的球,適度消耗一些過多的精力,加上父母耐心地協助他們困擾的課程,處理學習上的困惑,孩子會好好的,他們不用被貼標籤。 與其送孩子篩檢,何不陪陪孩子,花些時間跟孩子聊聊呢?
正如美國一位知名教育家所言:「一個心中有愛和寬恕,善良而穩重的成年人,大概是小孩所能擁有的最好療法。」給孩子這份禮物吧! 孩子需要滿滿的愛,他們只是身體比較小的大人,他們也需要被了解、被尊重。

以上文章來源:http://muchloveforchildren.blogspot.tw/2015/03/blo...

8405303437_1606e6dec0.jpg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dhd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